“代孕”背后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近日,青岛市卫健委发布一则情况通报引起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针对网传我市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一事,我委立即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律师解读
那么代孕行为是否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呢?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14号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其中第三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实施代孕技术的;......”。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国卫办医急函〔2023〕218号),其中明确提到:“为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严厉打击买卖精子、买卖卵子、代孕、伪造和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代孕、非法采供卵等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行为严重损害女性健康权益,践踏女性尊严,造成物化女性的负面效应”。
因此,代孕行为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非法行为。
同时,代孕行为往往伴随着代孕合同的签订。然而,代孕合同本身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一方面,代孕合同违反了我国法律关于禁止代孕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合同;另一方面,代孕合同的内容往往涉及对代孕母亲和代孕子女权益的严重侵害,如限制代孕母亲的生育自由、剥夺代孕子女的合法权益等。
另外,代孕行为还可能引发非法行医、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拐卖妇女儿童等严重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
代孕行为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更触及了法律的底线,其背后隐藏的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将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